close

6beb4394-4179-4fca-8c73-5356a310b784  

圖片來源/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 

 

年五月,很多朋友知道我跑去學了催眠,然後在七月時取得NGH催眠師的證照,並成為ABH的註冊催眠治療師。

 

為什麼會去學催眠呢??以下是我學完催眠時的一些感想。

 

一、前言----緣起

 

「心智重塑」這本書裡有一句話,「上帝賜予我心平氣和,以便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情;賜予我勇氣,以改變我可以改變的事情;並且,賜予我智慧,以瞭解其中的差異。

 

在上完課程之後,我對催眠主要的認知,就是接受、改變及瞭解的一個途徑,並藉由催眠這個途徑,探索一些自己深層的心理。

 

雖然以前也曾對催眠很有興趣,尤其二十年前魏斯博士那本前世今生的書第一次出版時,就開始注意到這方面的資訊,不過我一直很鐵齒,自認為我是一個意志力蠻強勢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極度自我中心的傢伙,一直以來,對那些什麼成長課程啦,NLP啦,成功學啦,奇蹟啦,總是覺得騙人的居多,基本上,我相信自己的努力比較重要,而且,一直以來,也可以說是運氣不錯,心想總是最後可以事成。

 

所以,對這方面,始終沒有太大的動力去進一步接觸。我想,或許對那些意志力薄弱的人,那些被我歸類為自我安慰的所謂成長課程,可能有點幫助,對像我這種氣場本來就比較強勢的人來說,肯定幫助不大,浪費時間和金錢而已。

 

去年,在放空自己一年以後,開始重新整合一些想法,吸收很多過去被忽略的東西,突然發現在自我實相的探索上,一直缺少潛意識的理解,尤其在金融操作的實際過程中,每次都會出現一些干擾,雖然持續擴大績效表現,但是這樣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所以才決定從這個角度切入更深層的情況。

 

我未必是想靠催眠師這個工作賺錢,但是,我想如果將這個領域的一些東西篩選納入自己的體系,應該會更加完整,不只幫助自己,將來或許也可以用來幫助別人。

 

二、對催眠的認知

 

關於催眠,其實我並不覺得那有多神奇,其實,我們一般人平常就已經自己在做了。比如說,當我們在遭遇困境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對自己說,遲早會過去,要保持耐心和毅力,並且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專注在解決問題上面,這時候,我們就已經是在催眠自己。或是當我們走在街上,看到一雙自己喜歡的鞋子,可是我覺得不需要,所以也會說服自己不去買它,這時候也會啟動自我催眠的程序。

 

當然,根據許多文獻,催眠是可以應用在多方面,例如:(1)減除心理壓力,改善睡眠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和身體的免疫功能,防治各種心身疾病﹔(2)增強記憶力、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3)矯正各種不良習慣及減肥﹔(4)治療性功能障礙及經痛、骨盆肌鬆弛、 更年期綜合症﹔(5)控制疼痛﹔(6)提高訓練和比賽成績等。

 

上了催眠課以後,我發現其實我從國中時就已經學會自我催眠了。那時候因為愛踢足球,又是最佳守門員,結果因為熱身不足又踢大腳開球,導致右腳大腿根部的肌腱拉傷,從後腰到大腿整個痠痛到幾乎無法走路。後來,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逼自己靜坐,閉起眼睛深呼吸,想像有一股氣在身體裡面繞行,每次一想像這股氣走到右腿腰部的時候就會整個痠痛,但是我在心裡默想,這股氣會幫我治療我的腳(暗示),這樣做了幾天以後,痠痛的問題就減輕了,沒多久就慢慢好了。

 

三、關於本身想學習催眠的動機

 

除了對催眠早有興趣與好奇之外,我學催眠是為了要讓自己正在建構的機制設計原理的內容更加完整,因為關於心理方面的改變機制比較難以解決,而催眠提供一個有用的途徑和方法,如此而已。

 

這輩子想當個成功的投資人,並不需要有了不起的智商,也不必非比尋常的生意頭腦,更不需要內線消息,』巴菲特說,『你需要的只是一套擬定決策的健全思考架構,而且要適當的控制情緒,避免破壞那個架構。』每個人都要跟自己的貪婪之心戰鬥,但業餘投資人----尤其是受過高等教育者----特別難以精通這門投資成功必要的技巧。

 

這句話讓我想到,投資人在真實世界裡每天都在與自己的人性對抗,經常必須面對困境,而且往往造成失敗或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心態,因此激發我想瞭解催眠與投資或投機行為的相關性。

 

投資人失敗的原因,有時候不是因為技術或技巧不足,或是知識缺乏,事實上潛意識對於行為的影響可能是造成失序或不理性反應的主要原因。傑克·伯恩斯坦(Jake Bernstein)在他那本「投資心理學」(The Investor's Quotient--The Psychology of Successful Investing in Commodities Stocks)就表示,『潛意識刺激,可能是大多數導致市場損失的幕後真正原因。、、、、潛意識反應的概念可以解釋投資人在做決策時,何以會採取某些看來動機不明的行動。而且,也能讓我們了解那些影響廣泛的意見和態度,特別是那些受人尊敬的重要人士或專家們對我們最後交易決策的影響。、、、、、接收到太多訊息會帶來潛在危險,特別是投資顧問服務和號子的市場通訊。

 

催眠課程裡面許多技巧都可以加以整理程一套對投資人訓練的程序,比如說,

 

常被人忽略,卻可能是最有效的投資技巧,就是保持積極心態(Positive Mental Attitude, PMA)、、、、、神秘療法就是靠「暗示」,而「暗示」療法雖然非常古老,但時至今日我們對它還不是全盤了解,有些人甚至不能接受。暗示有許多形式,都可以用來改變行為和態度,儘管當今心理學似乎相當進步,但我們仍然不太了解暗示和催眠到底是如何運作的。就某種意義而言,積極心態也可以稱為「自我暗示」。

 

傑克·伯恩斯坦在書中提出一套改變的建議,要進行改變行為的計畫,一定要把想改變的目標行為界定清楚,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稱之為「操作定義」,定義愈是清楚、明白,愈能改變成功。

 

第一步,先記錄下想改變的目標行為;

第二步,要記錄目標行為發生前的刺激狀況;

第三步,「注意行為結局」;

第四步,定義「新」行為;

第五步,可能的話,就去改變刺激因素;

第六步,最重要的是改變行為的「結局」,必須從旁人、你自己和市場上去獲得獎賞,增進強化效應;

第七步,「淡化」獎賞;

第八步,檢視「新」行為。

 

如果仔細來看,這個步驟跟催眠課程裡所學到的過程幾乎一致,如果能更進一步加以改良,或是在協助投資人改善績效時,納入催眠實務的話,也許會有不錯的效果。

 

由於很多投資人都以為他所做的交易是合理的,因而扭曲事實,為了那些他們執意相信的事情奮戰到底,根本不管真相為何。事實上,我們「看到」或「認知到」的事情,其實都不太一樣。根據阿德勒的說法,心理失調的主要徵候,其中之一就跟認知有關。投資人往往因為自我的經驗及習慣,導致會有很多認知是錯誤的,而錯誤認知的另一種形式,是史基納索說的「制約辨識」(conditioned seeing)。因此,催眠協助投資人可能會產生最大的效果,是利用催眠的方法避免因錯誤認知而造成虧損,並且有組織地擬定投資計畫,而且嚴格執行。

 

四、催眠協助投資行為的改變

 

影響投資行為及成敗最大的因素往往就是投資人的心態,上個世紀被公認最偉大的操盤手傑西李佛摩(Jesse Livermore)就說,『希望,無知,貪婪和恐懼全部在扭曲你的理智,市場裡只有事實和理智,而且市場永遠不會錯,只有操盤手會出錯。主宰股市的重要因素不是有智慧的分析或理智,而是人類的情緒。成千上萬的靈魂參與股票市場,他們根據兩種情緒在股市裡作決定--希望和恐懼。希望通常是貪婪的產物,而恐懼通常源自於無知。平衡,耐心與沉默是需要培養的特質,這些美德不會自動找上股市操盤手。

 

史汀伯格博士(Brett N. Steenbarger, PhD)在他那本「從躺椅上操作—交易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rading--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Minding the Markets)中說,『我們對結果的不確定性所產生的反應,經常干擾目標的達成。不管是事業上、情感關係,還是在金融操作,我們往往發現自己上演自取其敗的型態:明明大有可為的狀況,卻太早收蓬;沒有好處的事情,竟然遲遲不肯壯士斷腕,早作了斷。』這種心理因素往往是造成許多投資人面臨失敗和困境的原因,而且可以說,這些問題也同樣出現在其他方面。

 

「幽靈的禮物」(Phantom's Gift)的作者亞瑟辛普森(Arthur L. Simpson)在書中也說,『行為習慣的改變是成功交易的關鍵----在許多情況下,成功不僅與我們如何思考有關,更與我們如何行動有關。

 

利用金融市場操作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經歷各種成功與挫敗的考驗,這些考驗會比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更快速的直接反應在我們身上,而且會讓人直接體會到,如果不做改變,虧損的傷害會立刻成為實質的損害,這些損害會直接顯示在帳面上。所以,利用催眠改善績效,協助投資人轉變成為成功的市場參與者,有可能開展出催眠師事業的另一個領域。成功的市場參與者,會在失敗的時候,找出本身的弱點,並從中學習。不成功的市場參與者設法迴避自身的短處,結果失去學習的機會。

 

五、其他上課心得

 

主要是一些課程中一點點小小的感想。

 

雖然所謂的前世回溯之類的主題,聽起來令人好奇,不過我認為催眠只是一種幫助人們探索潛意識裡未知的領域,找到自己腦海裡影響自己行為的因子,並且加以改變的工具,目的是讓自己過得更開心自在,那些把催眠神化了的廣告詞,我認為反而是一種危險。

 

事實上,人們平常的生活中就常常有催眠的影子,有時後是外界的暗示,有時後是自己的自欺行為,這些都是一種催眠的作用。

 

這就像是刀子,用在正確的地方就可以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工具,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但是如果拿來殺人,就變成是兇器,催眠也是一樣。

 

一般來說,催眠比較常解決的問題是感情上的,從賽斯書的觀點,如果靈魂真的永生,那我們的每一世可能也可以看成只是一個遊戲,你遇到的每一個人或是每一件事,都可能成為刺激靈魂成長的元素,那些來來去去的關係,我們都可以用一種興致盎然的角度來觀察,無論是長期的關係,短期的愛戀,都是你人生當中的故事,美麗的故事累積多了,你的靈魂也會跟著越來越美麗。

 

靈魂會互相吸引,美麗的靈魂會吸引同樣美麗的靈魂,而混濁的靈魂往往也只會吸引混濁的靈魂接近,所以當你老是覺得遇人不淑,或是老是被欺騙,也許應該要靜下來想想,自己的靈魂是否有了缺陷而不自知,找出來改變它,應該才是正確的做法。

 

因此,不管是克里西納穆提的觀想自身,或是賽斯書裡面的出神,還是催眠探索前世今生,其實我發現最後的目的都是在探索宇宙的核心,而靈魂宇宙的核心就是一個字,愛。

 

其實困擾大多數人的問題,如果深入追究核心的本質,可能都是在對愛的追求或探尋上面,無論是對自己、對家人、還是對眾生,可是愛本來就存在,並不是用想或用求才會出現的。

 

學習催眠或幫人催眠的最終目的,是透過探索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無論是好是壞,都是讓我們去體會靈魂宇宙核心當中的愛,並經過這樣的體會,改變我們自身的行為。

 

比如說,有一位同學是被他的妹夫拉過來,五十幾歲的程式設計師,第一天上課第一個互相練習的對象就是他,基本上,我可以感覺到那時候他內心其實是排斥的。後來,聽他在描述他的家庭和他的生活,知道他其實是國內某個喜歡搞放生的法師的信眾,而且一直在持咒,對於催眠這套玩意,剛開始是有點覺得是邪魔歪道的東西。

 

相處的前幾天,我感受到他內心有很深的偏執意念,後來輾轉知道他未婚跟父母住在一起,應該有些人際關係上的盲點,或是對一些事情會有比較偏執的概念。

 

慢慢地,隨著課程一天天的展開,開始發現他有了一些改變,直到第六天做人橋催眠,出現他這幾天最激烈的反應,他成為一棵樹,看到旁邊一大堆草都快枯死了,跟他求救,他想灑水救那些草,可是水一到那些草的嘴裡就變成火,他及得滿頭大汗,無能為力的感覺導致整張臉扭曲變形,幫他催眠的同學慌了手腳,最後等老師過來解除催眠狀態。

 

等他情緒恢復以後,才娓娓道出他一直都在持咒念佛,而且對某個法師非常虔誠,卻始終無法改善他的狀況,而且他認為他那麼虔誠的修佛,又不斷的想要度化身邊的人,為什麼別人似乎都不領情,讓他有很深的無力感。有趣的是,第二天上課,他整個臉部表情明顯比剛開始上課時柔和許多,他說他晚上做了一個夢,有人在跟他說話,請他上課時轉達訊息給三個人,一個是老師,說老師身上有些袋子是空的還需要裝些東西,另一個是他妹夫(已經有催眠師證照),還有一個竟然是我,叫我要多觀看觀音菩薩(老師)的臉,呵呵,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呢??

 

六、後續的學習及想法

 

克里希那穆提告訴我們,『你必須先認識自己,才能認識生活;你必須找到自己,才能找到愛與自由。、、、、、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端,愛的起點,恐懼的終點,創造的源泉,在其中含藏著整個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掙扎;而「自我」正是恐懼的集結地、萬病之源、萬惡之源。 』催眠正是我們尋找『自知之明』的一套工具和方法。

 

你我腦袋怎麼想、我們彼此的關係、我們和職業、金錢、工作、性愛的關係,這些關係構成了我們的社會,其中還有我們的偏見、孤單、貪婪野心、身體或情感的渴望,以及生氣悲傷。從小我們被教導要聽父母師長的話。技術上是這樣沒錯,但千百代下來,我們未曾停止受苦。我們都被教導如何過生活的技藝,但過生活的藝術是我們必須自己去學習的。生活讓人很受傷,孤單挫折失敗絕望。我們學了很多事,卻沒有學到如何面對生活的打擊。事實上,是我們對發生事物的反應引起了這些苦痛。我們必須瞭解自己,才能瞭解問題的根源。不是要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而是注意自己的想法、感受,以及這個自己都是如何行動的。

 

這個世界就是我們,意念會創造實相,而催眠可以帶領我們去瞭解自己的意念,並且找出簡單的改變方法。假如我們改變,每個人都改變,我們就改變了這個世界。即使只有一個人改變,也能激起小小的漣漪。

 

這是我對催眠課的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sef 的頭像
    Josef

    混沌、操作與人生

    Jos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