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都會談自己的操作績效(performance),事實上許多投資書籍都提到績效好壞,但是很少有人針對績效的問題進一步探討,包括績效的測度、績效標準設定、績效比較、以及績效數據在操作管理上應該具備何種意義進行討論及說明。

 

一般來說,大部分人認為有賺錢就是有績效,但是這只是最粗淺的觀念,事實上,一個好的績效測度系統,對於操作者自我檢討及評估、信心建立、優劣勢分析、尋找操作弱點等等問題,都有很重要的功能,但是我發現,大部分的操作者都不曾了解績效的測度及分析的工作。

 

你一整年的操作賺了錢,是否就代表績效好??其實未必,事實上所謂的好壞都是一種相對的觀念,你跟誰比算好或算壞?比較的標準是否一致?測度的期間及所承擔風險的程度是否相同?你的績效是否高於機會成本?這些都應該在自己的績效分析中揭露出來。

 

在我們的操作生涯裡,我們應該不斷的追蹤自己的績效表現。績效表現不是說你賺錢還是賠錢,而是你是否從你自己的績效成果中,可以看出你缺乏什麼訓練,或是顯示你在操作上容易出現的缺失是什麼,並且讓自己清楚知道未來的努力目標在哪裡。

 

很多人只是記錄自己的進出場點位,或是賺賠金額,這些絕對數字其實是不夠的,因為我們在研究財務管理上,往往需要更多的數據及標準,才能知道自己的績效是否良好,甚至在數據的分析當中,我們必須可以看出自己是否進步或退步,並且可以與市場做一個評比。

 

 

 

在探討績效的相關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這是從網路上某位操作者張貼出來的操作成果數字,基本上他目前還是個賺錢的交易者,也在出書開課程,因為公開的個人操作紀錄並不容易獲得,因此只好借用他在網路上的資料進行分析。

 

這是操作紀錄的基本資料,因為不知道他在之前所投入的自有資金為何,因此只能就基本的內容做一個討論。

 

記錄期間 期初本金 期末餘額 獲利金額 獲利率 本金增減金額 本金持有時間(月)
2012/10~2014/3 468952 486927 17975 3.83% 468952 18
2014/4~10/15 1000000 1708974 708974 70.90% 513073 6.5
2014/10/16~2015/0825 2000000 3241809 1241809 62.09% 291026 10.5
2015/8/26~2015/12/31 3000000 1768649 -1231351 -41.05% -241809 4
小計 6468952 7206359 737407 95.78% 1031242 39

 

由於他並不是根據我們常用的年度做為期間的分野,為了可以與一般常用的紀錄做比較分析,因此將其資料進一步處理,根據我們常用的年度分期法,重新處理他的數據,以利我們進行比較分析。

 

紀錄期間 期初餘額 期末餘額 本金增減 獲利金額 本金總額 本金獲利率
2012/10~2012/12 468952 576546 468952 107594 468952 22.94%
2013/1~2013/12 576546 556949 0 -19597 468952 -4.18%
2014/1~2014/12 556949 2853653 804099 1492605 1273051 117.25%
2015/1~2015/12 2853653 1768649 -241809 -843195 1031242 -81.76%
小計 4456100 5755797 1031242 737407    

 

簡單來看,他的操作系統在三年又三個月(39個月)的期間裡,為他賺得73萬7407元的收入,在市場上,以一般人的想法來說應該算是不錯的績效,可是如果換算成平均每月收入,則是平均月賺18,908元,也就是說表面上看他的績效還不錯,可是如果要以操作維生,顯然不到兩萬的月平均獲利是不足以養家活口的。

 

基本上,我們必須承認他的系統是一個能賺錢的系統,而且也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間裡還會讓他獲利, 不過這樣的績效究竟是否算是好,可能需要再進一步的探討。

 

 

 

大部分在網路上貼出績效的交易者,多半都是程式交易的操作者,比較常見的做法都是貼出他們進出場交易的點位,然後就是賺了多少點數或是多少錢,其實這樣的績效檢討是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他不知道經過長時間的交易操作,他們的交易系統究竟代表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系統是否具有效率,甚至更無法得知他們目前所使用的系統,究竟在市場上是否具備參考價值。

 

最糟的交易系統績效數據,可能是那些用歷史回測數據來自我催眠。事實上,在整個期貨與股票交易範圍裡,系統交易的發展可能是最經常被誤會、也是錯誤觀念最多的領域。程式交易者通常都強調客觀、解析與邏輯等概念,他們經常透過科學驗證來說服自己,並頑固地堅持這類科學驗證程序。在可能的範圍內,他們堅持要看到系統績效的測試數據。但是,很多研究都顯示,歷史資料測試顯示交易系統能夠獲利,並不代表這套系統運用於實際交易時仍能獲利,系統測試只能證明交易系統運用於過去市場的效力。更進一步來說,程式交易的系統愈精密,針對歷史資料進行愈多的最佳化程序,該系統運用於將來實際交易的表現將愈不可靠。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看到很多程式交易網站只是貼出系統的歷史回測數據,通常都會直接跳過不看的原因。

 

當然我知道他們的最終目的,只是想要賣程式,或是吸引不明就裡的投資人,願意參考他們的程式策略。

 

 

 

其實「績效」兩個字,和風險報酬一樣,大家似乎都認為這是很容易了解的名詞,所以也就沒有人花時間再去思考,甚至很多教授投資操作技術的老師們,也不曾真的認真去研究績效管理的問題。

 

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會有這個情形。形成這個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是大部分現在坊間常看到的書籍,大多是一些非管理或財經專業的人,所以相對的從一開始就比較缺乏對於管理及真正的金融思維,但是因為在市場浸淫夠久,也算是經過各種市況衝擊之後存活下來的贏家,所以對於某些實作上經驗累積,具有某些個人的觀點或是想法;其二是目前看到許多擔任交易導師,或是出書闡述各種有關心法、心理訓練或是交易訓練的專家,大多是以心理學博士或醫生為主,他們可以從心理層面來協助交易者改善操作的成績,但是相對的他們也多半不會涉及績效管理和分析的專業問題;其三,大部份推崇程式交易的專家或學者,往往都是以電機資訊等科學或理工界的人居多,他們著重在機械化交易的程式設計及演算法,對於市場的核心認識通常也不夠,對於財務分析及績效管理的邏輯更付之闕如;其四,績效管理在管理科學裡面本身就是一門相當深奧的課程,即使是財務學博士或是學者,對於怎樣進行績效評估及分析也有非常多的歧見,雖然可以引用某些會計制度或紀錄的方式來加以分析,比如說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但是要如何從績效的紀錄表中分析出自己操作的潛在問題,也還是一個尚未被討論的區塊。

 

即使我之前在投資顧問的工作上,對於財務分析報持偏見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因為有太多人把財務分析及管理工作當成是一個對未來畫大餅的假象,認為很多財務分析都是假的,造成對於財務管理的一些錯誤見解。

 

有一次我在參加經建會的會議時,跟鄰座的官員聊到關於財務分析的問題,他們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很多顧問寫出來的財務分析及計畫都是假的,只是在畫大餅。我聽了只後只是笑了一笑,因為他遇到的就是一些只是經過美化的財務管理及分析報告,但是一個好的財務分析是非常嚴謹的,必須能揭露各種可能的情況,包括何時會出現財務缺口、現金的流動預估、管理的介入時機以及可能的風險問題,更重要的是,一份好的財務評估報告可以提供業務單位進一步了解本身出現的問題,包括市場的掌握度、未來行銷計畫的著力點、經營管理及創新發展的方向,以及整個營運環境的變化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s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