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術分析有沒有用,這三十年來一直都是爭論的焦點,在筆者第一次接觸投資學的時候,其實是在學術界一般認定技術分析沒有用的年代。

 

不過,我的論文卻是提出否定隨機漫步假設的證據,並且否定了效率市場假說的基本假設,不過,我想先談談技術分析是否有效的一些觀點。

 

對技術分析是否有效最大的一個質疑來自於「效率市場假說」。

 

「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為Fama(1970)提出的實證研究結果,認為資本市場具有效率性,假設資本市場的所有資訊均已反應在價格上,因此投資人所收集或擁有的資訊並不能為投資人獲得超額報酬。由於投資人期望在一定風險下使利潤極大化,因此會以新的資訊來評估價格,而且價格的調整會非常快速。由於Fama定義在效率市場下,投資活動應該是一種「公平賽局(Fair Game)」,報酬率應為「隨機漫步」才符合公平賽局的定義。上述推論雖屬合理,但在學術上並沒有嚴格的理論基礎或定義。

 

效率市場假說依據資訊內容(Information Contents)的不同,再區分為以下三個市場假說∶

 

  1. 弱式效率市場(Weak Form Efficient Market)∶過去的價格變化、交易量及其他資訊以充分地反應在價格上,因此利用過去的資料來分析目前的市場狀況,並無法獲取超額報酬。
  2. 半強式效率市場(Semi-strong Form Efficient Market)∶過去及目前所有大眾皆知的資訊,包括價格變化、交易量及其他資訊,已充分地反應於價格上,因此,利用大眾皆知的資料來分析市場狀況,並無法獲取超額報酬 。
  3. 強勢效率市場(Strong Form Efficient Market)∶過去及目前所有大眾或私有的資訊均已充分地反應在價格上,因此無論是使用大眾皆知或私有的資訊,皆無法預測市場的狀況。

 

效率市場假說認為人是理性的,股價會及時反應所有資訊;即便股價有可能會因為資訊成本、市場摩擦性等資訊不對稱因素,導致股價會短暫偏離真實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經過,資訊越加公開化,投資人藉由學習與解讀資訊,終將所有資訊,透過交易行為反映於股價上。效率市場基本上建築於下列三項假設:

 

  1. 投資人為理性的,因此能理性評論價格。
  2. 即使有些投資人不理性;然而,由於交易是隨機的,所以能消除彼此對股價的影響。
  3. 在不理性交易下,仍可以透過套利交易使價格趨近於理性價格。

 

「技術分析」是利用過去的資料製作圖形及計算指標,來推論或預測目前及未來的價格,隱含歷史資料可以預測市場的狀況,因此不符合弱式效率市場的假說,換句話說,如果市場具有效率性,使用技術分析是白費時間。

 

「基本分析之父」葛拉罕(Benjamin Graham, 1973)仍然認為技術分析為反商業原則,先天上即註定要失敗。而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夏普(William F. Sharpe, 1985)則指出技術分析是以不合理的推論為基礎,技術分析者被視為投資學界的少數極端份子。

 

至此,在1980年到2000年之前,基本分析穩居股市正統,而技術分析雖極力爭辯,確仍屬敬陪末座的局面,雖在1980年代初期出現了轉機,然而新情勢仍然更不利於技術分析。「如果學術界能證明隨機漫步的假設能成立,那麼技術分析將純粹是浪費時間。因為在股價隨機漫步情況下,怎麼會有所謂的型態或趨勢可循。」(鐘朝宏,投資學,1992)

 

因為學術界曾經認為技術分析無效,所以有一段時間,基本分析是投資理論的主流,不過對基本分析仍有許多不同的批評。

 

因為許多實證研究顯示,使用一些預測方法或事前決定的模式,可以在市場上獲得超額報酬,這樣的結果間接否定效率市場假說。就學術界的實證結果來看,許多文獻發現股價報酬出現正值以後,會有再出現正值的傾向,而出現負值後也有再出現負值的傾向,在統計上顯示報酬率並非完全隨機;另外,如果報酬率隨時間獨立,在統計學的時間序列分析中,報酬率的序列自我相關係數(Serial Correlation and Autocorrelation Coefficient)應該不顯著,但實證上卻發現並非如此;另外,前期的非價格變數可以用來預測本期的報酬率,例如上一季的本益比可以預測本季的股價報酬率,也間接的反駁效率市場假說;資本市場中的一些異常現象,例如特定時間之交易、元月效應、週末或長假效應、公司規模效應等,均被用來質疑效率市場假說的正確性。

 

對基本分析的批評主要來自於對實際市場行為的觀察,並導致之後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的興起。技術分析的擁護者認為,基本分析是一種完全不切實際的作法,不僅在理論上大有問題,在實務上也窒礙難行。艾德華(Robert D. Edwards)與馬基(John Magee)指出∶

  1. 股價是由供需關係決定,與真質無關。
  2. 基本分析所涵蓋的因素只是決定供需關係的一部分,還有許多無統計資料可循的因素未能納入考慮。
  3. 基本分析所研究的統計資料都是過去的歷史,而股市所反映的是未來,對於過去甚至現在都毫無興趣。

 

 

就技術分析而言,反對者也提出多項批評,包括從基本假設到實務運作上都成為抨擊對象∶(鐘朝宏,投資學,1992)

 

第一,反對者主張歷史不一定會重演,因此過去的股市動態未必能做為預測未來情況的依據。這是針對技術分析的基本假設所做的批評。

 

第二,許多技術分析者的集體行動可能會創造出股價形態,換句話說,並不是技術分析者預測出股價的動向,而是股價反映出技術分析者的行動。

 

第三,某種方法的成功會吸引許多人加入,結果是降低了該方法所能帶來的利潤。

 

第四,大部分技術分析都有賴於解釋和判斷,難免有流於主觀之嫌,而且應用上將無所適從。

 

第五,某些技術分析指標必須與過去的資料比較才能研判,而這些數值卻常因時間與環境的影響而變更,以致過去的標準可能不再適用於今日。

 

 

有人主張兩者應相互配合,以基本分析來選擇股票,用技術分析來選擇時機。舉例而言,維可夫(Peter Wyckoff, 1970)指出,「完全依賴圖形來做市場決策,與完全依賴統計數字來研判一樣地錯誤。最好的成果通常是來自於兩種方式的配合......。通常被認為基本分析在選擇何者(What)時最佳,技術分析在決定何時(When)上較優越。」

 

當然,隨著近幾年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市場價格行為並非隨機漫步,直接質疑效率市場假說的基本假設,也連帶使技術分析的有效性得到更多的支持,而混沌理論正好可以同時解釋「歷史會重演」以及「市場不可預測」的雙重特性,因此逐漸也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不過,有趣的是,以隨機漫步假設而提出效率市場假說的Fama,不僅曾經是混沌理論創造者Mandelbrot所指導的博士學生,曾經也是追隨者,在Mandelbrot那本「股價、棉花與尼羅河密碼」(The (Mis)Behavior of Markets)中,這位混沌理論大師對他這位學生也提出了相當多的批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os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